发表期刊:2017年底的《中德可持续养老建设案例及合作》
作者:上海栖城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董事合伙人 管轶群
摘要:
中国由于其广阔的地域特点、多样的民族构成、丰富的风俗习惯、巨大的社会变革,造成当今的中国社会愈趋多元,传统单一化的养老社区模式已经难以应对日趋多元的社会需求。文章从对社会多元化的现状与趋势分析入手,提出面向未来的养老社区设计策略。
多元化社会对养老社区的影响
1
▼
家庭结构与尽孝观念的多元
在过去,人和空间的关系是非流动的,人们通常选择终老是乡。直到今天,传统家族观念仍然存在,但改革开放的新机遇,及城市化带来的空巢家庭,使文化呈现断裂态势。青年人远走他乡,老人留守,邻里相熟的群落生活被打破,家庭结构持续走向小型化。与此同时,许多新世代开始选择丁克、不婚的新模式,单身经济或将盛行,家庭结构呈现多元化。
与之相伴的是观念变革,人们从叶落归根,到家族子女轮次照料老人,再到老人离开家庭进入养老机构,形成规模化的养老社区。当重心由绵序性的家族向小家庭转变时,秩序的解构使得对孝的观念、实践也不再单一化。反哺式的亲身照料不再是唯一符合道德标准的选择,养老社区等将青年人与老年人的赡养关系赋予了多种新意义、新方式。
2
▼
生活方式与消费的多元
1.消费观念转变
在过去几十年中,经济推动着观念的变革和消费社会的成型。信用消费,商业保险成熟,保障制度完善,新媒体兴起,无一不在冲击着人们口袋里的金钱选择,代际间的消费观念差异拉大。
同时,随着平均受教育水平提升,老人自主选择能力增强。从企业角度,员工的健康和养老也是公司战略的组成部分;收入的增长使目前养老服务的使用者和未来五十年迈入老年的人拥有截然不同的平均支付能力。离婚率、单身率走高的当下,二十代的青年人已经在准备养老投资,保健和医疗成为资金的重要流向之一。在未来,老人或不再继续被动等待,而是主动消费。
2.生活方式多样
目前已有旅游、禅修等多样化老年生活场景,可能性远多于从前,选择不再局限于一方天地。未来几十年,老年生活将更加多样。对经历千禧年新机遇的老人来说,他们或从退休后照顾家庭的单一生活重心,转变为自我实现与贡献社会双主轴生活模式。
此外,在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的浪潮中,家居智能化,可佩戴设备普及,养老方式或许会实现私人订制。尤其立足未来养老时,大数据与智能化将是特征之一,这一趋势也将为养老提供多种新思路。
3.同代个体差异
当下,后工业时代的焦虑感充斥日常生活,贫富差距增大,信任危机加剧,电子屏后是差异不断显著的个体。自媒体让更多人获得表达机会,价值观由单向走向多元,人们开始拥抱不同。同代中的不同个体,对养老方式的选择也差异显著。同代人群,或规划享有精准养老服务,或归园田居(城市空心化),或坚持素食锻炼到高龄。这种多层次切面来源于时代选择,与过去老人的单向选择截然不同。养老服务的提供也当遵循并不断适应多样化,当改革开放后出生的这代人开始步入养老时,也必将更加多样。
3
▼
地域差异
1.城乡二元结构
自城市化高速发展以来,城乡二元所带来的变化,使城乡老人或面临极为多层次的养老方式。乡村中,仍有许多老人由土地维系着对礼俗的尊重,由于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尝过生活的苦涩,对老年生活的需求更偏向简单集约。劳动力流失、相应养老设施的缺乏,也是乡村养老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经历过教育普及,在改革浪潮中涌向城市的人群,则会在相对较高的经济水平下,对生活、养老有更多的探索,从乡村所携带的生活方式、理念与都市生活相碰撞,产生不同的需求,但人口开始溢出的大型城市如何合理接纳老人和面对老龄化问题也是一个挑战。
2.其他地域差异
地域性差异不仅存在城乡结构中,不同省份的人口结构、人口流向、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进程差异,对标着劳动力结构和观念的差异,以及养老服务提供能力、老龄人群消化能力的差异。这种参差不齐的发展水平,造就了养老社区在地域上的多种多样。例如设施完备的养老社区已可以接纳较多客户进行养老,而在观念相对不够开放的地区,极重的传统观念,以及多孩童的家庭模式,限制了人口的外流,也是机构养老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养老社区设计策略
在高度多元的社会背景之下,养老社区的设计与建设必须跳出传统思维,激发更具开放性的讨论和合作模式。以下几点对于设计策略层面的思考,不仅仅是对现状的被动应对,更应该看做是面向未来的积极尝试。
1
▼
使用者导向与使用者参与
当下的养老社区设计流程中的利益相关方主要是投资方、建设方、设计方和运营方,投资回报优先、成本优先、效率优先等观念是控制整体项目发展的主导因素,对于使用者——老人的关注主要停留在被动型的需求满足层面上。使用者在项目进程中的缺位状态可能导致项目缺乏视角完整性和市场的应变能力。
因此,一种基于使用者视角的设计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旨在保持一种以使用者——老人为核心的设计价值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时刻保持与老人的“共情”能力,从“观察者”转变为“参与者”。对于各个利益相关方,可以寻找合适的时机进行基于老人视角的项目路演,也可以邀请老人代表参与讨论,甚至共同寻找富有创意与成效的解决方案。
2
▼
更加“包容”的设计
设计的包容度是为了适应更广泛的用户生活习惯。一个“宽容”设计理念下的养老社区,良好的无障碍设计是重要的基础。但一个出色的无障碍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扶手加坡道,它首先是一个连续而完整的系统,其次还需要针对不同的使用习惯和空间特点做出多种的应对策略。
此外,一个“宽容”的养老社区,需要赋予生活空间更多的多样性、灵活性与成长性。多样性的空间环境的营造是提供更具个性化服务能力的基础,它让用户具有了更加多元的选择可能。但任何针对功能空间的提前设定都会在运营阶段接受现实的挑战,空间被闲置或者不足的现象几乎比比皆是,所以让空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或者弹性是具有非常现实的价值。我们往往会在不同的功能空间之间设置“缓冲区”,留出成长的空间;或者采取“通用空间”的设计手法,实现不同应用场景的切换。
3
▼
鼓励独立生活的空间环境
传统的养老服务与空间设计主要围绕如何“帮助”(helping),我们提倡这种理念可以逐步向“支持”(supporting)转变。支持型的设计理念在于鼓励老人尽可能的独立完成动作,由被动的接受帮助变成更加积极自主的生活方式。这就激发我们重新思考例如服务空间与被服务空间之间的关系,无障碍设计的介入程度等问题。
与此相关的理念也包括“就地养老”(Aging in place)的方式,它也是居家养老方式在养老社区的一种延伸。尽可能让老人在熟悉的生活环境里老去,减少不必要的环境改变。因此需要做出更加“包容”的环境设计,也对运营管理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4
▼
“村落”视角下的空间组织结构
当下的养老社区更像一个封闭管理的生活小区,公共配套设施集中布置,空间形态相对单一,造成老人每天“会所”与“家”之间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
我们提出用“村落”的视角来组织社区的空间和功能。村落,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村落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特点:明确的领域感,相对模糊的社区边界,多层级的公共空间形态,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的交往空间,与自然的高度融合,稳定的邻里关系,强烈的集体意识等等。
由此带来我们对养老社区的全新思考。我们能否创造更加丰富的空间组织结构,提供更加丰富的生活体验;能否将服务设施从会所里面解放出来,呈现“集中+分散”的分布状态;能否重新定义社区的物理边界、社会边界与经营边界。这种类似城市设计视角的方式不仅仅针对大型的社区,对小型养老机构内部空间组织也有深刻的启发作用。
5
▼
地域特点与文化属性
关于地域特点的设计表达不仅仅体现在对区域的气候条件、周边环境、本土建造工艺及材料的尊重,也是对本土生活方式的尊重。同时对于老人来说,这更是一种对他们熟悉的生活经验的延续。我们经常会尝试去寻找每个项目所在地的典型社交场所与形式,广东的早茶文化与茶餐厅,成都的棋牌文化与茶馆,东北的洗浴文化与公众浴室,上海的西式社交与咖啡厅等等。当然,对于老人宗教信仰的尊重与设计响应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除了在社区内设计不同的宗教集会场所以外,甚至可以想象一种专门针对共同宗教信仰人群的老人社区形式。如果从共同文化或者宗教背景的人群的视角出发开展设计,必将迎来更具特征与创新性的养老社区形式。
6
▼
高度整合的智能化平台
对于高度多元化的养老社区,为了充分的满足老人个性化的需求,传统的管理模式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有效控制整体运营成本的同时提供更加优秀的服务响应?现在的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服务视角,同时也引发我们对设计本体的重新思考:高度离散状态的空间组织是否可能?空间的使用效能是否能与时间分配相协同?空间的灵活改变是否变得“可预期”?
结语
我们处在一个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之下,国家提倡的开放包容的核心价值也必将渗透到未来我国养老社区的设计中,我们也必将用更加包容的心态来迎接多元社会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P29-41.
[2] 成伯清.格奥尔格•齐美尔:现代性的诊断[M]. 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P81-91
[3] 村田裕之.超高龄社会的消费行为学[M].台北:经济新潮社,2015:P3-6
[4] 管轶群.为人人共享而设计[J].建筑技艺,2014,第3期:P50-55